新华网兰州6月10日电(记者朱国亮、梁强)跟着设备农业的开展和新技能推行的加强,农用膜在农业出产中越来越遍及,被农人朋友称为粮食、蔬菜出产和增产的“好助手”“好管家”。但是有利也有弊,农用膜遍及的运用也带来“白色污染”,基层干部和科研人员主张,有关部门应分外的注重处理农用膜污染问题,从出产源头就考虑污染处理,并调集各方积极性树立长效收回机制。
近年,甘肃科研人员在实践中探究出一项新的抗旱技能--全膜双垄沟播技能。这一技能抗旱增粮增收作用显着,尤其在玉米栽培中,可大起伏进步产值,单产均匀增幅可达30%以上,一些高海拔区域现在也能栽培玉米,给旱作农业区域农人带来可观收益。别的,农用膜还具有增温长脸的作用。
因为抗旱增粮增收作用杰出,加之甘肃省筹措许多资金,经过补助农用膜等方法大力推行,这一技能已得到广阔农人认可,推行面积快速扩展,本年甘肃全膜玉米培育栽培面积已达1047万亩。
这一技能好处多多,但也形成了“白色污染”。“铺一亩地至少需求5公斤农用膜,1000万亩就要5万吨农用膜。”甘肃通渭县农业局副局长马健武说,“这一技能,处理了许多问题,但形成的污染也应注重,要想方法处理。”
记者到甘肃会宁、通渭、陇西等地采访看到,在一些全膜玉米培育栽培区域,树枝上、道路旁边、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残缺的农用膜随风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