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公司拟发行3亿元5年期中期票据,其募集说明书对公司所处的塑料薄膜制造业现状和竞争情况做了分析。
公司所处的塑料加工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塑料产品既是消费品,更是新型材料,具备优秀能力的代他性,而塑料产品本身现阶段则具有独特的无法替代性,是实现技术进步的新型基础材料,是农业与水利、包装、家具、建筑与装饰、汽车、电子电器、邮电通讯、航空交通、军需军工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这一些行业的发展对塑料制品从数量、质量和品种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
截至2011年末,我国塑料薄膜制造工业公司达1,374家,行业总资产达1,440.4亿元,同比增长19.31%。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塑料薄膜制造工业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2,082.4亿元,同比增长28.73%;实现利润总额达117.97亿元,同比增长43.61%。在产能方面,2011年全年我国塑料薄膜的产量达843.6万吨,同比增长11.17%。其中,我国农用薄膜的产量为146.78万吨,占总产量的17.4%。薄膜生产的前三名省市是浙江、广东和江苏,分别占总产量的30.87%、16.17%和11.19%。
从总体上看,我国塑料薄膜行业的市场需求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其中BOPET聚酯薄膜、BOPP薄膜、流延薄膜CPP、CPE等产品以其良好的性能特点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获得较快发展。但自2005年以来,国内BOPET、BOPP、CPP等薄膜的产能快速扩张并集中释放,明显超过下游市场需求的增长,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生产设备开工率下降,市场竞争激烈。2008年,由于国内薄膜生产企业生产规模有所控制,薄膜产量暂时有所下降,但2009年薄膜产量又恢复了快速增加的趋势,2010年薄膜行业需求有所回暖,部分生产企业经营也出现好转,但传统薄膜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而国内高新薄膜由于起步较晚、下游客户差异化要求高、技术含量较高、建设周期较长,新增的产能不能满足市场日益旺盛的需求,这就导致了薄膜行业的结构性供需矛盾。
我国水泥、化肥、建材、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矿产品、大宗化工产品等经济支柱行业的产量也处于世界前列,均对复合膜、阻隔膜等包装制品有很大需求,初步预计每年塑料包装材料需求量达到1,000-1,200万吨。我国也是粮食和水果的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年产量接近5亿吨,需要各类包装材料至少200万吨。其他产品如塑料饮料瓶需求量与日俱增,碳酸饮料中PET瓶应用比例已占57.40%,“十一五”期间所需PET瓶估计超过100万吨。因此,塑料包装薄膜作为我国塑料包装材料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品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塑料包装薄膜品种繁多,目前大宗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是BOPP包装薄膜、BOPET薄膜、CPP薄膜,主要应用于轻纺、食品、药品、烟草、化妆品及音像等产品的包装。
2009-2011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分别为681.00万吨、810.25万吨和859.29万吨,产量逐步增长。传统塑料薄膜主要用于包装行业,市场进入壁垒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出现产能过剩现象。目前新投资的通用膜生产线绝大多数都在追求产量的提高,缺乏研发和生产特种薄膜计划,所产薄膜大多只适合一般用途的软包装产品,附加值低。既有的生产设备大多数难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用途越来越广的新颖产品,致使传统膜市场呈现出产品供远大于求的局面。在这种状况下,为求生存,诸多通用膜生产企业纷纷采取降价竞销的方式争夺订单,严重挤压着整个行业的经营空间,大大压缩了产业利润空间,从而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电价上调、原料成本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环保压力增大加剧了薄膜生产成本控制难度,成本转嫁能力弱直接导致传统薄膜行业利润的显著降低,经营压力加大。
高性能薄膜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国内能够生产高性能膜材料的企业不多,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当中,这些企业在高端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从而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产品毛利率也能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高性能薄膜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替代需求的日益旺盛,高性能薄膜材料供不应求,现主要依赖进口弥补需求缺口。为此,国家近年来日益重视高性能膜行业的发展,将高性能膜列入新材料范畴,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提出“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第9号),首次将“功能性聚酯(PET)薄膜”列入“鼓励类”(十九、轻工/14)重点发展产业;
2012年2月工信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25%,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种。该公司经营的偏光膜、锂离子电池隔膜、正在研发的智能节能贴膜、晶硅太阳能电池用PVDF膜等均属于高性能膜材料范畴,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机遇。
如渗析材料中的锂电池隔膜,2011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需求量约为4亿平方米,产值约为12亿美元。2011年,随着《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出台,有益于锂离子电池替代铅酸和镍氢电池,市场对于锂电池隔膜需求增加迅速,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也在快速增长。全球2009年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需求量达2.6亿平方米;2010年隔膜需求量为3.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45%。预计到2013年需求量可达5.6亿平方米,2010~2013年间年均增长率达17%。
如渗析材料中的透气性卫生膜,近十年,我国的一次性个人卫生护理用品市场发展迅猛,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的市场保持较快增长,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广告投放实力和研发优势,占据高档产品市场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国内,透气膜的特性不断地被人们认识、接受而越来越受青睐,逐渐替代普通PE薄膜应用于个人卫生用品上,替代率不断上升,但透气膜的使用率只占卫生薄膜总量的10~20%左右,远远未达到国外的平均水平。目前,经过多色印刷的深加工后的透气膜在市场上已成为婴儿尿裤高端品牌的基材用膜是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
如电工材料中的电容薄膜,该产品是生产薄膜电容器的主要原材料。电容器作为基础电子元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自2010年以来,家电、电子等行业强劲复苏,同时,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的战略转型,高铁、混合动力汽车、风能、太阳能等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电容用薄膜需求十分旺盛,因此,国内不少电容器薄膜厂家纷纷扩充产能;2012年,预计随着行业内新增产能的大量释放,电容薄膜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如光学材料中的偏光膜,由于面板3D成像技术在短期内还难以解决,通过3D眼镜达到三维显示效果仍然是最有效的办法。虽然TN、STN型偏光膜市场空间日益萎缩,但是从日、韩市场发展来看,TN、STN偏光膜应用于3D眼镜方兴未艾,即使该市场保持现状,对于拥有先进的细分产品技术的企业,对3D眼镜中无品牌市场进行开发和替代,国内市场空间巨大。
从市场长期供需关系来看,传统薄膜行业如塑料包装薄膜进入新一轮市场需求的高增长期。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预测,“十二五”期间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速度为5%,2010年产量达到1,100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达1,600万吨,占塑料制品总量5,000万吨的30%,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应用水平相接近。在塑料包装材料中,薄膜材料的市场需求量增幅最大,约占塑料包装材料总量的46%。因此,我国塑料工业是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食品、药品、工业品、农业、家庭日用品等领域大量地采用阻隔材料类薄膜,国家对于塑料包装薄膜、黏合剂、油墨等产品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促进了阻隔薄膜废料再生技术的发展。传统薄膜近年来在技术上的主要趋势是高性能、多功能化。这个发展方向与整个高分子材料发展的大趋势是一致的。
高分子材料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复合技术,各种形式和实现方法的复合技术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改善和提高高分子材料性能的主流方法。
21世纪是环保世纪,构筑循环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和迫切任务,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传统薄膜除要求能满足市场对质量和数量等日益提高的要求外,其发展必须以节省资源,用后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被易环境消纳或降解为技术开发的出发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并正向高性能、多功能,积极采用新原料、新技术、拓宽应用领域以及与环保谐调发展等方向发展。
21世纪塑料加工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朝着高性能、多功能化的高分子新材料方向发展。功能化是指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赋予高分子材料新的特殊功能,包括电、磁、光学、耐高温、耐低温、阻渗透、光或生物降解等功能。塑料包装材料新品种尤其是功能性品种的开发十分活跃,如纳米薄膜、抗菌薄膜、可降解薄膜及高端烟膜等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应用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如新型电工材料薄膜方面,2012年我国电网投资达1.7万亿元,特高压将成为“十二五”电网投资的“发动机”,南(皖南)-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锡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蒙西-长沙、靖边-连云港特高压交流工程和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合计七大重点工和项目都将集中要2012年下半年到2015年间开工,以及不断加速的农村电网改造,国家输电线路工程又将迎来一个建设的高峰,因此未来几年高端电工粗化薄膜等产品需求仍将维持比较旺盛。
如新型渗析材料薄膜方面,国家把新能源电动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应是电池的研发,这为公司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产量中,中国大陆约占17%,中国台湾地区约占7%,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厂商目前集中在日本和美国等国家,中国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与开发方面起步较晚,锂离子电池隔膜目前主要仍然依赖进口,大部分市场被美国、日本等进口产品占领,导致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根据《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市场简析》中数据统计,我国锂离子电池隔膜每年进口量增速达12%,国产隔膜主要在中、低端市场使用。但长期来看,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国产产品将逐渐打开动力电池等高端市场,替代进口的潜力巨大。
如佛塑集团首创的复合智能节能薄膜产品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双向调节的智能控温功能。目前在美国的玻璃贴膜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欧美其他国家及亚洲国家普及率在75%以上,但中国玻璃贴膜的普及率按目前不到10%。据资料统计,全国建筑和汽车玻璃贴膜市场的年增幅超过20%,增长空间巨大。另据美国专业能源机构研究预测,中国将在未来3年内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玻璃贴膜市场的最大买家。佛塑集团与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开发的这种智能控温薄膜属国际前沿技术,不仅性能优于现有市面上进口的隔热膜产品,并且价格也将明显下降,竞争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规定,高性能膜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国家相继制定颁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将功能膜材料列入新材料“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专项工程。
2009年4月15日,国务院颁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提高新型印刷电路板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撑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并明确“努力在新型显示面板生产、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玻璃基板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2009年4月20日,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BOPET专委会发布《中国聚酯薄膜行业三年发展振兴规划(2009年-2011年)》提出要重点支持开发高端聚酯薄膜产品,包括光学聚酯薄膜、太阳能领域用聚酯薄膜、电子、电容专用聚酯薄膜等。
2010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0年度)》(征求意见稿),指出“新材料、特种功能性材料”中的“功能薄膜”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项目。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在新材料产业中提出“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及《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属于重点领域及优先主体,并提出“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等新材料”。“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公司的光学基膜和太阳能背材基膜均为替代进口的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
2011年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第9号)中,首次将“功能性聚酯(PET)薄膜”列入“鼓励类”重点发展产业。
在传统薄膜制品方面,目前国内传统塑料薄膜市场上,最大的三家供应商是公司、江苏中达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大东南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佛塑集团的竞争对手主要产品为BOPP薄膜、BOPET薄膜、CPP薄膜以及其他薄膜制品,但佛塑集团目前整体规模位居于前列,综合毛利率为12%-15%。
作为国内最大的高分子薄膜生产商,佛塑集团传统产品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虽然领先,主要产品BOPP、BOPA、BOPET薄膜的规模都处在国内前列。其中公司BOPP薄膜占全国总销量的12%左右;BOPET薄膜占全国总销量的24%;PVC压延薄膜占全国总销量的8.7%,复合编织品占全国总销量的17%。但是国内低端膜行业的壁垒低、产能过剩严重,加之经济形势的波动导致需求不振导致佛塑集团前几年的业绩一直低于预期,2010年下半年以来,薄膜传统产品的下游需求有所复苏,在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的推动下,薄膜制品价格一改缓慢攀升的局面,价格大幅上涨,盈利情况良好。
在新型材料制品方面,如光学材料薄膜,由于偏光片行业集中度高达68%,境外先行者优势明显,目前光学薄膜注重工艺进步研发、国产材料替代开发,以降低成本,维持主材双渠道供应,提高买方要价权。佛塑集团找准适当定位,在3D显示屏上全球占有率达到80%-90%,毛利率分布在20%-60%之间,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100%。在原材料价格普涨、3D市场一片惨淡的严峻形势下占据一定竞争优势,并在细分市场优势明显。
为扩大纬达公司在光学新材料领域的优势,纬达公司于2011年对偏光膜二期项目进行扩产。从韩国整体引进一条500mm幅宽的偏光膜生产线,同时对现有配套的TAC前处理机与后加工的涂布机进行提速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产能80万平方米,现该项目已于2011年末完成;该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高耐久偏光片和染料系偏光片,主要用于车载仪表仪器的显示屏,符合国家近期对平板显示产业扶持政策;另外纬达公司正积极研发广视角偏关片、抗眩偏光片等高端偏光片产品,目前纬达公司已形成8大系列逾40款高毛利的产品阵型。
传统薄膜新增产能陆续投产以及市场需求放缓,主流传统薄膜价格2011年以来急剧下滑,导致传统薄膜行业利润的显著降低。而新型材料方面,虽然受到传统薄膜影响,市场价格有所回落,但是由于其市场需求稳定以及产能增长较慢,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远低于传统薄膜的幅度。未来几年随着新型材料性能的增强、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下游产品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新型材料行业利润水平将保持平稳或稳中有升。
新型材料随着传统膜企业转型进入和国外大型薄膜制造企业参与,竞争也将趋于激烈。
目前国内薄膜制造企业较多,其中大东南在塑料薄膜领域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近年来,大东南逐步调整产品结构以实现向锂电池隔膜、电容膜等高科技、高材料薄膜领域拓展;东材科技的聚酯薄膜业务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50%,东材科技在特种绝缘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产品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裕兴股份是国内最大的中厚型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企业之一,未来3年将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光学基膜;南洋科技为我国产能规模最大、系列最全的电容器薄膜制造企业,近年来南洋科技逐步拓展锂电池隔膜、光伏背材膜、光学膜等新业务。该公司薄膜制品丰富,已形成较强的规模优势和差异化优势,近期公司重点发展的高性能薄膜材料具备较强的增长潜力。虽然国内能生产特种功能性薄膜的企业不多,但随着一部分通用膜生产企业开始逐步转向从事新型功能型膜生产,加上国外大型薄膜生产企业的进入,预计新型功能性薄膜行业竞争也会加剧。